【商海博弈】他们为何能称雄商界三百年?
学习型思维使徽商善于从历史上汲取丰富的商业经验和智慧。
徽商作为中国历史三大商帮之首,称雄商界三百年,有“徽骆驼”“绩溪牛”之美称,这主要得益于其经营文化,特别是正确的经营理念和有效的经营手段。他们具有爱国精神、进取精神、竞争精神、和协精神及勤俭精神。徽商的精神和文化以及管理思想,至今仍值得现代企业经营管理者学习和借鉴。
01 战略层面 坚持创新 企业要想永续经营,传承与创新同等重要。谢裕大、张一元、胡裕泰、胡开文等一批徽商老字号的延续发展,得益于徽商在战略层面既传承又不断创新的智慧。
如胡开文墨业,乾隆中叶墨商胡天注在休宁创办胡开文墨号一举成功,很快又在屯溪镇开设一门市部,晚年胡天注立下重要遗嘱,即将来任何时候,“分家不分店,分店不起桌,起桌要更名”。经过一百多年的努力,第四代传人胡贞观想出了一个办法:后人如要起桌造墨,又要打“胡开文”招牌的话,必须在“胡开文”之后加上“×记”二字,以示区别,休城老店“苍珮室”商标绝不允许其他人使用。这充分反映了胡贞观灵活性和原则性相结合的管理才能,胡氏传人的智慧解决了企业传续机制问题,值得后人学习。
又如谢裕大的前身是清朝光绪元年(1875年)由古徽州漕溪人谢正安所创的谢裕大茶行,至今已有140多年的悠久历史,其始终坚持“世代相传,千锤百炼,开拓创新,追求卓越”的质量方针,秉承祖训,稳健发展,实现了六代人、一杯茶的传承。
注重学习 “贾而好儒”是徽商的显著特点。在他们看来,经商只是不得已而为之的谋生手段。读书做官,“学而优则仕”才是人生目标。所以徽商很爱读书,他们有的白天经商,晚上、路途中也是时时不忘读书。
爱学习给徽商带来三个方面的影响,一是提高徽商的文化品位和素养。较高的文化素质成为他们与官僚士大夫交往的“黏合剂”,同时也给徽商的经营管理带来了许多便利;二是学习型思维使得徽商善于从历史上汲取丰富的商业经验和智慧,从而促进自身商业的发展;三是增强经商的理性认识,即徽商以“儒道经商”为核心形成了良好的商业道德,也创建了灵活的商业机制。
利他思维 在思维模式方面,徽商秉承利他思维,拥有利他之心。徽商商训中写道,“斯商:不以见利为利,以诚为利;斯业:不以富贵为贵,以和为贵;斯买:不以压价为价,以衡为价;斯卖:不以赚赢为赢,以信为赢;斯货:不以奇货为货,以需为货;斯财:不以敛财为财,以均为财;斯诺:不以答为答,以真为答。”不难看出,每个经商者都要首先考虑别人的感受。从徽州商人身上,我们要懂得反思,多为他人着想,做事全力以赴。
02 策略层面 商业经验的积累和传承 商业经营的积累和传承无疑是徽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徽商在长期的商业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,他们往往把经验付诸文字以便传给后人。如新安惟善堂徽州老典商撰写的《典业须知录》《典务必要》《当行杂记》, 歙县芳坑茶商江耀华所撰写的《做茶节略》以及徽商黄汴的《天下水陆路程》、儋漪子的《天下路程图引》、吴中孚的《商贾便览》、吴日法的《徽商便览》等,均凝结着他们丰富的行商经验。尤其是在沪经商垂六十载的徽人余鲁卿,晚年总结毕生经验,写成五万余言的《经历志略》一书,更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。
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一般人都认为职业经理人制度源于1841年的美国,当年马萨诸塞州的铁路发生一起两列客车迎头相撞的事故,当时公众认为铁路企业主管理能力差,从而推动了企业管理制度的改革,选择有管理能力的人来担任企业的管理者,即分离所有权和经营权。
若从这点来说,徽商职业经理人的出现要比美国早二百年。如歙县大典商许翁,十几代经营典铺,四十多所典铺遍布江浙,便聘请人来管理经营,这实际上就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,可以说就是经理人制。又如休宁人汪栋,先辈在苏州府平望镇留有一典铺,汪栋因忙于举业,无暇顾及,于是“则择贤能者委之。”这位聘请的“贤能者”当然就是经理了。再如休宁人朱文石“尝客芜阴(芜湖),有族人者丰于财,悉举以托翁(朱文石)而身他去”,朱文石也是经理。
图片 合伙经营,抱团发展 当一个人经商资本不足时,徽商往往联合起来合伙经营。此制度始于明代,嘉靖年间,休宁程锁因经商资本不够,“乃结举宗贤豪者得十人,俱人持三百缗为合从,贾吴兴新市。”显然就是合资制。合资经商中关于资金的使用、每人的利益分配都有严格规定。若每人所投资本金不同,其在最终利润中所分得的利益也不同,这都在事先的契约中规定得非常明确。
两淮徽州盐商所创立的补贴制度是徽商“以众帮众”的精神体现,明清时两淮之盐大多供销湖广口岸,盐商必须通过长江水道将盐运往湖广。长江航运波涛汹涌,难免有覆舟之虞,一旦罹难,政府还要责其补运,则无不倾家荡产。两淮总商鲍志道鉴此,“建议商舟溺,则群商攒助,谓之津贴。当事者义之,下其法为令。” 03 激励制度 在徽商的经营管理过程中,有各类激励制度,典型的有如下几种。
小伙制。是浙江兰溪徽商布店的创新之举,允许店员有小伙生意,即福利。小伙生意因系店内员工兼职,没有工薪及房租等支出,资金又由店内无息借垫,收入往往接近甚至超过全年工资。另外,布店员工年终还能分到零头布(机头布),约0.5米左右。每人年终可分得十几斤、几十斤。这些方式既不影响布店经营,也可提高员工收入,又不增加经营成本,可谓一举三得。
月折制。是徽州典铺每月给员工的一种生活补贴,又称“月酒”“火食”“伙食”“福食”。据学者研究,月折并非给典铺所有员工,只给柜友与学生两类员工,而且根据岗位不同,数量有所区别。
津贴制。专指徽州典铺每年从利润中提取一定比例的数额分配给内部职工,根据职位的不同,津贴也有所区别。这实际上是对员工的一种奖励。
阳俸。又称养俸,胡庆余堂的员工,只要不是辞职或被辞退,年老体弱无法工作后仍可领原薪,直到去世。
阴俸。对有大贡献的雇员,去世后由胡庆余堂按原薪定比例发给遗属,直到遗属生活好转为止,相当于抚恤金。
劳动股。徽商胡雪岩从盈利中抽出一份特别红利,专门给贡献大的员工,功劳股是永久性的,一直拿到去世。
正余利制。即将利润分为正利和余利两个部分,所谓正利,就是在资本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的情况下,经营者每年都要按照事先约定的数字向资本所有者支付的利润。所谓余利,就是正利之外的利润。根据不同情况,余利或为经营者所有,或为经营者与资本所有者共同分配。正余利制在清代又叫官利制,两者名异而实同。